中国人爱买什麽样的美国房子?

二十多年前,我初到美國上研究生,有兩個景象讓我心潮澎湃,一是從夜空俯視,美國的城市燈火輝煌、燦若繁星,仿佛在炫耀她有用之不竭的能源;二是美國的住宅千姿百態、前後院綠草如茵,顯示出民眾生活的舒適和優越。二十年多後,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買房團,綠草如茵的獨立屋已經不在中國人的話下了,城市中最豪華的房子只要出現在市場上,就可能被一擲千金的中國人買走;而美國城市的燈火,則被人譏笑成偏僻荒涼的鄉下。
 
中國越來越富強了。俗話說,安身才能立命,懂得這個道理的中國人先是一窩蜂地坐擁城市繁華,接著一窩蜂地享受田園風光。到如今,打房聲四起,眼看中國的房市hold不住了,中國人又飄洋過海,尋尋覓覓,當然,隔壁的名古屋沒法買,於是飄到美國,正好趕上美國房市築底,乘以6點3之後出奇的便宜。腰纏萬貫的中國人心裏說:抄她的底賺錢,再用炒房來擾亂她的市場,一舉兩得。
 
中國人是如何在美搶購華屋的呢?他們的標準和喜好又是怎樣的呢?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呢,最要緊的就是新。中國人喜新厭舊,不破不立,看到舊的房子,想到將來要住在這樣的房子裏,頓時顏面盡失,捂著眼睛趕緊離開。美國人並不嫌棄舊,有時候還以舊為榮,覺得他們懂得保存和欣賞傳統的設計和工藝。有的老房子出售時,專門凸顯該房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,強調原本的風格得以保留。這下好了,中美兩國的購屋者各求所需,成了互補。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,第二最要緊的就是地大。對於只擁有70年使用權、從未擁有過土地所有權的中國人來說,土地是何等的神聖!詞後面加個"公"才足以表達敬意。有人把美國的荒地拿到中國拍賣,立即引起轟動和搶購,殊不知,可利用的土地就像鑽石,不可利用的土地就像玻璃,一錢不值。在購買獨立屋的時候,土地的確比較值錢,因為土地大就有加建的空間(可利用);土地大容易保護隱私;土地大綠化好,也使環境更怡人。怪不得,當年歐陽修買房子的時候,也是先問經紀人"庭院深深深幾許?"不過,好區地大成本就高,購買時應綜合考量。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,第三最要緊的就是外表氣派。中國人生活的哲學叫面子哲學。房屋的外表就是面子,外表平庸會讓人矮三分、掛不住。但中國人氣派的標準與美國人不盡相同,中國人的氣派常指歐式的建築風格,尤其欣賞維多利亞式的風格,有裝飾、有華柱、有圓拱,有尖頂,挑高,多窗,線條繁複多變。這樣的外形當然豪華典雅。不過要面子,也要裏子,有的誇張外形會影響內部的格局,例如一些"高尖端"的建築,上層會出現傾斜天花板式的閣樓空間,相當浪費和彆扭。所以,關注外表的同時也要關注內部的格局。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,第四最要緊的就是學校好、華人多。為了有好鄰居和好學校,孟母三遷。孟母若離鄉背井,完成第四遷的壯舉來到美國,卻不能讓孟子上一個更好的學校,那孟母還不手持剪刀、找掏錢買房的孟父算賬?但令孟母迷惑的是,美國高品質的生活地區學校都不錯,可是成績好的學校並不一定是高品質的生活地區。這就像有前途的學生成績都不錯,但成績不錯的學生並不見得都有前途一樣。所以孟子忍不住對他媽說,生活為重,成績次之。來到美國的中國人聽了孟子這番言論,拼命找尋華人聚居的城市,認為這樣才有方便舒適的生活。中國話是不能不說滴,中國胃是無法改變滴,除了華人城市,哪兒能滿足這樣的條件?此外,現在華人城市的房價hold住了,比起跌跌不休的其他城市,華人區的房價最堅挺。中國人在很多方面是一盤散沙,可是在居住方面是相當有凝聚力滴。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,第五最要緊的就是方位。中國人習慣于坐北朝南,生活的陰暗面看得太多,實在已經受不了了。原則上,早上的陽光是不可少的,下午的西曬是不能有的。但美國房子裏眾多的臥室及客廳分佈在不同的方向,這個房間朝南,那個房間可能就朝東了。這時候,抓住主要矛盾就是中國人的拿手絕活了。另外,加州陽光格外明媚,老美的習慣是一天到晚窗簾緊閉,仿佛陽光之下隱私蕩然無存,所以在買屋時也不會一定要挑陽光充沛的朝向。
 
中國人在美國買屋,第六最要緊的就是砍價。美國佬對中國的購屋者是既愛又恨,愛的是中國買家有錢,恨的是兇狠的砍價習慣。中國人喜歡忽悠,能把20元錢的商品,標成2000元來賣,最後一刀見骨地砍下去,700元成交。買者覺得爽,賣者也竊喜。忽悠多了,真理的標準出現輕度的模糊。因此到了美國買屋,仍豪氣不改,200萬的房子,出價109萬,幾乎將賣家劈成兩半。碰壁之後,下次見到200萬的房子,終於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,扭扭捏捏出價150萬。美國人做生意忽悠不忽悠?也忽悠,但不會把自己忽悠到市場範圍之外。經紀人在賣主確定房價之前,一般都要提供一份市場分析報告,價格是根據同一地區最近銷售的統計來確定的,當然上下也有空間,但定價太高,房子可能完全無人問津。正確的做法是,在抽刀之前,先讓經紀人提供一份市場分析,看看這個房子的定價是低於市場、還是高於市場,若是高於市場,高多少?根據這個數位,再加上實地考察的感覺,再加上揮刀猛砍的慣性,給出一個砍肉不砍骨的價錢。
 
以上就是中國人來美買屋的特點,總的來說是英明的,但也摻雜者迷思。
 
相比之下,美國人買屋大多遵循他們自己的簡單黃金定律:地點、地點、還是地點。你可以這麼理解,頭一個地點是大的區域範圍,例如要選氣候宜人、有山有海、房價跌幅較深的地區,可能會選南加州或佛羅里達州。第二個地點是城市和社區。第三個地點是地段、街區和房屋的具體位置。但你也可以這麼理解,美國人沒有幾千年的文化,講不出個所以然,只好重複這個詞:地點、地點、地點。